銀川市總工會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廣泛動員各產業工會職工埋頭苦干、踔厲奮發,切實把產業工人的主體作用和產業工會的獨特優勢體現到推動高質量發展、打造高素質產業工人隊伍上來,為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示范市凝聚磅礴力量。
思想引領鑄魂。圍繞迎接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的主線,在全市范圍內開展“匠心傳承·勞動筑夢”百場宣講進基層活動,通過勞模工匠說、云上菜單點、基層一線講等方式,推動學習、宣傳、培訓活動進園區、進企業、進車間;精耕新時代“工會大講堂”、“銀川職工學堂·千堂百場公益課”、職工春晚等文化品牌,充分運用“互聯網+”“兩微一端”等工會宣傳陣地作用,把引領職工思想的“大主題”轉化為職工群眾關注和樂于接受的“小切口”,凝聚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合力。
產改工作提素。落實《新時期銀川市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實施方案》《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銀川市產業工人隊伍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措施》,極協調爭取人社、人才部門支持,為職工進行職業鑒定,提高取得國家職業資格證職工的獎勵資金標準。推動企業開展技能培訓、學歷提升、崗位練兵和人才選樹等活動,建立一支高素質產業工人隊伍。
建功立業賦能。推動勞動技能競賽由傳統產業向新興產業轉變,聚焦新材料、新能源、新食品加工“三新”企業,圍繞現代服務業、奶產業、葡萄酒產業等重點產業,采取“訂單式”“點題式”等方式,持續開展勞動和技能競賽、常態化崗位練兵和技術比武。結合企業需求,實施萬名企業職工技能培訓計劃,開展“技能大講堂、職工進課堂、課程進企業”系列培訓活動,切實調動起企業職工的勞動熱情、創新活力和創造潛能。
職工維權增效。加強新修訂《工會法》的宣傳普及,全面落實和完善技術資格評定、企業民主管理、工資集體協商等方面的法律制度,以勞動報酬、休息休假、技能人才待遇等為重點,開展集體協商,形成企業與職工和衷共濟、攜手共進的良好局面。集中開展“春季要約”“百日要約”集體協商行動,深入企業、園區和項目工地一線,“聽”訴求、“解”困難。持續完善“法院+工會”勞動爭議訴調機制,助力企業構建和諧勞動關系。
職工服務優化。整合工會組織和社會資源,推動“會站家”一體化(區域性職工之家)建設等提質擴面;推動“春送崗位、夏送清涼、金秋助學、冬送溫暖”四季品牌服務常態化,持續做好線上職工醫療互助,解決企業職工最困難、最擔心、最憂心的實際問題。開展線上+線下“迎春風·送崗位”招聘會,打造個性化、專業化招聘服務,幫助企業緩解招工難、用工難問題。關心關愛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提升勞動者生活品質、塑造幸福生活。
|